行業知識
當前位置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知識 > 時事聚焦

迎接中國航天日,一起數數天上的“中國航天星”

所屬分類:時事聚焦    發布時間: 2021-04-23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維碼分享

小行星是指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給小行星命名需要保證命名..性,一旦確定..不可更改,這也使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一項國際性、..性的崇高榮譽,獲批后將為世界各國所公認,永載天文史冊。在第六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數數天上的“中國航天星”。

以航天英雄命名的小行星

航天員作為人類派往太空的文明使者,為世人所關注,用航天員的姓名命名小行星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2003年10月15日9時,楊利偉乘坐由長征2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歷時21小時23分,于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內蒙古主著陸場,成為中國..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為褒獎楊利偉為發展航天事業所做的貢獻,當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從太空返回后,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就擬將他們發現的國際..編號為第8256號的小行星命名為楊利偉星。準備好申報手續后卻得知,西班牙天文學家艾斯特已搶先將他發現的一顆小行星申報命名“楊利偉星”了。得知這一消息,紫金山天文臺隨即將第8256號小行星申請命名為“神舟星”,以此表達對為神舟飛船作出貢獻的所有..、工作人員的敬意。

2005年10月12日,費俊龍和聶海勝執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當年10月17日順利返回地面。神舟六號任務的圓滿成功,實現了“多人多天”航天飛行,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費俊龍和聶海勝成為中國第二批登上太空的航天員,為褒獎他們的貢獻,2005年12月15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中心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于1966年2月13日發現、國際..編號為第951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費俊龍星”,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于1977年11月3日發現、國際..編號為第9517號的小行星命名為“聶海勝星”。

說來真是巧合,在神舟六號上天之前,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這兩顆小行星一直沒有命名。而這兩顆小行星的國際編號,一個是9512,結尾的兩個數字與飛船起飛的12日相同;另一個是“9517”,結尾兩個數字,和飛船返回的17日相同。難怪有人說,這兩顆小行星是在等待我們的神舟六號飛船上天呢!

以航天..命名的小行星

國際..編號為4179號小行星,是一顆對地球存在撞擊威脅的近地小行星。1934年被..發現,之后丟失,1989年被法國天文學家再次發現,并以凱爾特人神話中的戰神“圖塔蒂斯”命名。對“圖塔蒂斯”開展研究有助于了解小行星在早期太陽系碰撞演化的重要信息,同時,“圖塔蒂斯”也是目前已知對地球存在潛在威脅的目標中尺寸.大的。因此,該目標得到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美國曾多次采用地面雷達探測獲取其物理信息。

2008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江川帶領科研團隊計劃讓嫦娥二號飛掠探測“圖塔蒂斯”。2012年,北京理工大學喬棟教授受邀參加了嫦娥二號任務設計團隊,為嫦娥二號飛掠探測“圖塔蒂斯”作目標選擇和軌道設計。

2012年12月13日16時30分,嫦娥二號衛星飛抵距地球約700萬公里的深空,與“圖塔蒂斯”由遠及近擦身而過,交會時的相對距離被控制在15公里左右,相對速度近11公里/秒。嫦娥二號星載監視相機對小行星進行了光學成像,實現了國際上..對圖塔蒂斯小行星的近距離交會、飛越成像,獲得了關于這顆小行星的重要信息和數據,大大提升了科學界對它的整體了解。這不僅是國際上..次近距離飛越探測圖塔蒂斯小行星,同時也開創了我國..小行星探測任務的先河。

為褒獎黃江川和喬棟為發展航天事業所作出的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中心將國際..編號為第10298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黃江川星”,將國際..編號為第1181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喬棟星”。
轉自新華網

Copyright ? 西安眾星洗滌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陜ICP備12007950號-1技術支持:萬家燈火 網站地圖| RSS| XML 城市分站:  陜西  咸陽  西安
亚洲色无码一级毛片一区